教务处工作简报2010年第30期
- 发布日期:2010-12-01
- 浏览次数:44832
教务处组织召开本学期第三次教学例会
会议首先由张育华处长通报了我校针对公选课体系的调整方案。本着优质、精品、前沿、经典的改革初衷,再次强调,公选课开设原则上为副教授以上,具备开设优质课程实力的讲师,可开设一门公选课程,要求在其他教学平台讲授过一轮且效果良好。此外,张育华处长还通报了我校09年立项的质量工程项目中期检查的完成情况,对项目负责人和各学院为之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同时通报了08年立项建设的质量工程项目,结项材料已经汇总,审查工作开始着手。
李珍晖副处长围绕教学运行工作进行了布置,近期教学运行主要的工作任务为编排本学期末的考试安排表以及下学期的课程安排表,对于该两项每学期的常规工作,李珍晖副处长要求各学院及相关部门本着细致、创新、提高效率的原则,做到在第14周公布考表,第16周可向任课教师公布课表。其中取消了对于重考的学生必须携带重考通知单方可进入考场参加考试的规定,进一步简化考试流程。
张济荣副处长主要通报了关于本学期期中教学检查以及教学督导等工作安排。本学期的期中教学检查工作以文件的形式进行部署,采用常规检查结合专项检查,以各学院自身检查为主的方式进行,张济荣副处长同时专门对要求组织教师学习教学事故认定办法的工作安排进行进一步解释,最后要求各学院在
最后胡正荣副校长总结发言,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指示。胡校长首先强调质量工程要追求质量而不仅仅是数量,同时要求各学院务必加快进度,无论是项目中期还是项目结项工作都要尽快拿出可见的成果,以全新的姿态迎接下一步的改革,同时胡校长还指出我校的国际课程资源极其有限,希望有关学院加快国际课程建设的进度;胡校长接着强调在教学环节中,针对所出现的问题要关注并尽力解决,尤其是针对上课秩序的维护和提请学生充分利用自习教室资源等问题;最后胡校长希望各学院能够关注国际教学改革动向,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我校即将迎来的教学改革工作献计献策。
2010年度东京广播公司(TBS)奖学金颁奖仪式及系列讲座在我校举行
田维义副书记在讲话中说,四年多来,“TBS育英•研修”制度得到我校越来越多师生的广泛关注;四场TBS讲座的举办使我校学生有机会了解日本传媒机构的发展。我校49名学生荣获了TBS奖学金,2007级的周晨艳、张兴月等八名同学也将于明年三月赴日本学习培训。双方设立奖学金制度的最初愿景已经得到了充分体现,希望今后双方能够以TBS奖学金项目为基础,加深各个层面的合作。小川润部长希望TBS奖学金的获得者今后更加关注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我校2008级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付潇同学作为TBS奖学金获得者代表在颁奖仪式上发言。“能用这样的方式与TBS有所联系,至今都让我觉得不可思议,我也对此充满了感激……一个月前,父母收到了学校教务处发去的贺信,为我感到高兴的同时也由衷地感谢学校给了我们这样的平台。感谢中国传媒大学,感谢TBS为我们提供了了解日本传媒机构发展、开拓国际视野的机会。今天能站在这儿,比任何事都更能让我获得希望与继续努力下去的勇气。祝愿同学们都能以此作为新的开始,沿着自己坚持的道路坚定地走下去。”平实的话语表达了获奖学生对学校及东京广播公司共同设立的“TBS育英•研修”制度的肯定与感激。
日本TBS国际部
颁奖仪式之后,TBS企业社会责任松本达也先生进行了TBS系列讲座,题目为《为保护地球广播电视台能做之事》。从制作电视节目播出到小小电台能够为环保事业发挥的巨大力量,松本达也先生为同学们详尽地介绍了TBS在环境保护方面与全球各国家地区及企业的合作以及TBS作为企业的各项举措。精彩的演讲赢得同学们的欢迎。
2006年7月,我校与日本东京广播公司(TBS)签署“中国传媒大学 东京广播公司育英•研修制度”。该研修制度包括奖学金制度、研修制度以及短期讲座。目前,我校已有49名学生获得TBS奖学金,TBS系列讲座已开展五次,第二批赴日研修的学生将于2011年3月启程。
小川润部长表示,为增进友好关系,TBS考虑按照预定计划推进与中国传媒大学的合作项目。希望研修生们能够通过短期交流活动,用心感受中日在文化层次上的交流,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同时,鉴于今年情况特殊,TBS决定例外邀请8名学生全体来访日本,希望研修生们能够努力学习日语,使得此次访问更有意义。会上,教务处李珍晖副处长、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老师也就研修生们的签证、出境安全等问题提出了建议及要求。
TBS赴日研修是“TBS育英•研修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度内容为以4年级学生为对象,在4年间获得过TBS奖学金学生中,由TBS和我校共同选拔7人以内,前往日本进行短期研修。目前,我校已有7名学生作为第一批研修生参加了TBS赴日研修项目。
我校2007级小语种类专业学分兑换工作结束
截至
因我校小语种类专业采取“3+1”模式培养人才,即在各方面条件成熟的前提下,成绩优秀者第三学年可通过公派自费的形式自愿前往国外学习。所以,小语种类专业学生赴国外学习后,可将所修国外课程的学分与我校学分进行兑换,以完成个人教学培养计划。
除小语种类专业学生以外,教务处对所有公派出境交流的学生所修的课程都可认定。学生返校后应及时填写《国内外交流访学修读课程认定申请表》,经教秘审核后,送至教务处学籍管理科。为保证学生求职、升学等不受影响,教务处对所有学分兑换申请表都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认定后的课程学分及课程成绩将会在学生个人的“教务在线”中显示,教学秘书将根据课程内容,在教务处对学生国外所修课程进行属性的修改,最终实现国内外学分的互换。
严格遵循教学规律,合理配置教室资源
教室资源是高校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基础,科学管理和配置教室资源,对确保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提升教学服务的整体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的排课工作已全面开始。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和同学反映,一些使用音响设备和互动性强的专业课教室与一般性的理论课教室靠在一起,其声响可能会干扰其它教室的正常教学。针对这一情况,教务处在此次排课工作中专门拟定了《关于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课表编排中教室使用的补充说明》,提请各教学单位在进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课程编排教室占用的过程中,将互动性较强的艺术类课程、需要播放视频资料的文科类课程等尽量安排在隔音效果较好的48号教学楼,将不需要播放视频资料的理科类、工科类课程等尽量安排在1号教学楼。此外,教务处还要求各教学单位在让
教务处表彰奖励优秀实习生和实习团队
在今年教务处组织的2007级赴基地实习成果汇报会上,8支联合实习团队作了汇报发言,分别就在各实习基地的实习情况、取得的成果和收获、切身感受等方面作了汇报,并展示了同学们的实习成果。教务处根据各实习团队的表现和取得的成果,分别评选出了2007级29名优秀实习生和表现优异的实习团队。其中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实习团队、四川电视台实习团队获得此次实习团队一等奖,其余六支分获二等奖和优秀奖。